科幻小说漫谈 · 3

In 弦洲

初成时期   1818-1930s

科幻之母——玛丽·雪莱,1831年肖像,绘画:Samuel John Stump

玛丽·雪莱

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    1797-1851

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了当时被归为哥特小说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这篇小说在后世被追认为第一部科幻小说。新浪潮代表作家布赖恩·奥尔迪斯在1973年出版的科幻史文论著作《十亿年大狂欢》(1973,后更新为《亿万年大狂欢》1986)里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虽有争议,因为在此之前几百年甚至远至古代,都出现过一些看起来具有科幻色彩的文学作品,但它仍被科幻界广泛接受。詹姆斯·冈恩4年后出版的《科幻之路》(1977)尽管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和琉善的《信史》写起,却仍明确承认了奥尔迪斯的论点: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我并不是说,上述这些例子(指前文的吉尔伽美什等)都是科幻小说。在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弗兰肯斯坦》之前,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
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以及哥特式小说的出现这两个因素,与电的发现,尤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制造了电流。这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激发了一位18岁的年轻女子的丰富想象,创作了第一部科幻小说。那就是玛丽·雪莱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1818)。
……
布赖恩·奥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小说史《十亿年大狂欢》中认为,科幻小说始自《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试图令人信服地描述新科学发展的种种可能性,这一点当然是毫无疑问的。1818年版的序言虽然是雪莱写的,但序言中引用了达尔文和一些德国生理学家的学说,认为“使人复活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生理上不可能,但这一观点给作家提供了想象力,使其在描写人类的感情时更深刻、更令人信服,而若只是通过现存的普通事例来描写,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深度和可信度的”。看来,当今的科幻作家也不可能为自己的作品提供比雪莱更有说服力的解说。

把科幻小说的起源定于《弗兰肯斯坦》,是因为:人们在未能摆脱习惯的思维方法之前,就不可能产生科幻小说。只有当进入18世纪后期,在工业革命和进化革命的双重进程开始之后,很多新发明、新研究都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改变了,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以某种理性方式去理解的,而文学对此做出了响应,这时产生的作品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幻小说。

《弗兰肯斯坦》,2021年再版绘本封面

在《弗兰肯斯坦》出现之前的几十年间,生物学的发展,电的发现,都对《弗兰肯斯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作用。1804年的英国有一位科学家还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用电击方式使一名死刑犯的尸体四肢暂时恢复了活性。当时的报纸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刻,一度成为知识分子们热议的话题。不难看出《弗兰肯斯坦》的核心设定与该实验颇有相似之处。小说中的造人并非以超自然方式,而是以物理学,化学,解剖学为基础来完成。而玛丽·雪莱后来也在再版序言里详细说明了当年那次著名的湖畔聚会,那个鬼故事之夜,雪莱和拜伦讨论伊拉兹马斯· 达尔文(查理·达尔文的祖父)的实验,认为用伏打电疗法有可能使尸体复活,而这些都是她创作的灵感。

单从文本本身来看,尤其是从我们现在的眼光,会感觉这小说不像我们想象中的科幻,它里面的确也有非科幻的因素,但不要忘了我们是已经经历了科幻两百年发展的读者,我们所熟悉的技巧和手法,在那个时期都还没有成型,但玛丽·雪莱创作的出发点、思考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科幻作家相差无几了,这也是科幻界广泛认可把《弗兰肯斯坦》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原因。

玛丽·雪莱后来还写了一部半自传体的长篇《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同样也被奥尔迪斯和冈恩归类为科幻小说。这本描写的是全球性的末日瘟疫,可以算是第一部关于未来的科幻小说。

《最后一个人》,2012年电子书封面

埃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在玛丽·雪莱被追认为科幻小说之母之前,更流行的观点则认为科幻小说的鼻祖是埃德加·爱伦·坡。

埃德加·爱伦·坡,摄于1849年

如果搜索“科幻小说之父”,会发现至少有三位作家被赋予了这样的称呼:爱伦·坡、凡尔纳、威尔斯。其实,凡尔纳和威尔斯都是非常明确地受到了爱伦·坡的影响,而爱伦·坡倒不一定受过玛丽·雪莱的影响。爱伦·坡被追认为科幻的作品中,最早的是《瓶中手稿》(1833),比《弗兰肯斯坦》晚了15年,但从传承的角度来说,现代科幻传承自凡尔纳和威尔斯,而这两人直接传承自爱伦·坡,从这个角度来看把爱伦·坡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毫不为过。

根据布鲁斯·富兰克林博士在《将来完成时:19世纪的美国科幻小说》(1966)中的研究,爱伦·坡是科幻小说之父这个观点最早出现在1905年的《星期六评论》上,撰文的是一位匿名作者。

相信爱看侦探小说、恐怖小说的读者都非常熟悉爱伦·坡。他开创了好几个类型的先河,他的科幻小说,和《弗兰肯斯坦》差不多,也都属于那种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太科幻甚至很不科幻的,有些是恐怖暗黑多过科幻性的雏形作品,但这些作品已经涉及到现代科幻的好几个常用题材了。比如《被用光的人》,讲机械改造人;《气球骗局》,航空技术;《未来之事》,描述未来世界,《汉斯·普法尔登月记》,星际旅行主题;《瓦德马先生案例真相》,基于他当时很有兴趣的医学上的一项新探索:催眠术;《瓶中手稿》,核心设定的理论基础来自当时的一项科学假说“地球空洞理论”,该理论最早由哈雷提出,19世纪初由小约翰·克里夫·西姆斯完善,称南极和北极地区有两个通向地球内部的入口;《山鲁佐德的第一千零二个故事》,更接近科普向的小说,假借改编传说的面目介绍了同时代的一系列科学发现。

雨果·根斯巴克在全世界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奇故事》(1926)的卷首语中第一次尝试定义“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时,就曾这样说:

我所说的科幻小说就是指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那种类型的小说。

科幻评论家与学者萨姆·莫斯考维茨认为:

爱伦·坡对科幻小说的全部影响是无法计算的,他对这一流派发展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东西都必须进行科学的解释。”

几十年后的凡尔纳与威尔斯,都对爱伦·坡推崇备至,作品也或多或少有模仿爱伦·坡的痕迹,甚至凡尔纳有直接回应爱伦·坡的作品,比如《气球上的五星期》应对《气球骗局》,《冰上的斯芬克斯》致敬《阿瑟·戈登·皮姆历险记》(但有不少观点认为《皮姆历险记》非科幻,所以我没把它列在上面)。而一百多年后仍深受爱伦·坡影响,在作品内容甚至题目上直接间接致敬爱伦·坡的科幻作家,更远远不止凡尔纳与威尔斯。

《汉斯·普法尔登月记》,2021年电子书封面

儒勒·凡尔纳

Jules Gabriel Verne    1828-1905

爱伦·坡的确激发了后世一些作家纷纷尝试写这种当时还说不清是什么的文学作品,大约30年后,儒勒·凡尔纳登场了。

前面说到过,全世界的科幻迷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年轻时看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入门的。而在科幻迷之外的读者群体里,更有很多人早年看过凡尔纳后基本停止了继续接触科幻,这也就形成了一个现象:无论是在科幻迷还是非科幻迷这两个群体中,凡尔纳都是能代表“科幻小说”这个文类的第一标杆。

儒勒·凡尔纳,摄于1878年左右,摄影师:Félix Nadar

有个流传已久的软硬科幻之分,基于自然科学的叫硬科幻,基于人文科学的叫软科幻。暂且不论这个分法是否武断,是否已经过时,如果按这个标准,凡尔纳属于硬科幻,而相对的另一位同级别科幻作家H.G.威尔斯可以算是软科幻了。不过凡尔纳所写的题材相对威尔斯比较狭窄单一,大多都是冒险之旅:在海底,在地心,在月球,在各种和我们现实环境大相径庭的异域。他写那些世界,写具体依靠什么技术去旅行,旅途中遇到什么困难,又通过什么技术来克服。

冈恩在《科幻之路》里用一句话给凡尔纳在科幻小说史上定了位:

因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奉献于科幻小说,并因此而名利双收,凡尔纳可以称之为第一位科幻小说家

奥尔迪斯在《十亿年大狂欢》中给出了同样的赞誉:

即使并非凡尔纳创造了科幻小说,他也是第一个使科幻小说获得商业成功的人,这也许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他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因为写作科幻小说而受到教皇祝福的人。

这是因为,在凡尔纳之前虽有科幻之母玛丽·雪莱和科幻之父爱伦·坡,但两人都不是主要写科幻小说的作家,而且他们的写作手法也更接近哥特文学。可以说尽管他们的作品在后世被纷纷追封为科幻小说,但从写作手法本身来说并没有形成新的具有文类特征的范式,而这种范式是从凡尔纳才开始成型的。

事实是,凡尔纳的大部分小说并非具有多少特别的创造性,但他所写的题材以及写作这些题材的方法,对描写科学和技术这一新文学样式的发展和普及,则起到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作用。 ——詹姆斯·冈恩,《科幻之路》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凡尔纳呼应爱伦·坡的《皮姆历险记》所续写的《冰上的斯芬克斯》。两者虽然写了同样的极地探险题材,笔下的冰川说不定就是同一座,但却风格迥异,观感天差地别。《历险记》正如爱伦·坡的一贯风格,在怪诞恐怖的氛围表皮下,是不可知的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带来了人类最深层的恐惧;《冰》则相反,一切都是可知可测可克服的,需要做的是找到那条揭秘-设计方法-排除困难的路。这也是凡尔纳的科学乐观精神深刻影响了一代代科幻迷的原因之一。这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即使是被称为“点子文学”的科幻小说也不例外。

奥尔迪斯特意强调了凡尔纳对爱伦·坡的传承:“然而,即使在凡尔纳写作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仍然在爱伦·坡的世界里寻找东西。”这里我也要强调一下,因为这条脉络很重要,从凡尔纳这部分,可以比上一篇爱伦·坡更清晰地看出这条脉络:科幻萌芽之后,是如何从科幻之父传续到第一位科幻小说家的。

由于时代的局限,凡尔纳的作品本身还是有不少缺点,故事和人物大都简单,思想大多取自他所崇拜的作家,题材种类较狭窄,情节巧合性也比较多(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人类事件干预的明证)——也因此他受到了教皇利奥十三世的称赞,说他的作品“清丽纯正”。

《海底两万里》,1968年小说封面

我大约是20年前集中阅读了大量国内引进的凡尔纳作品,和很多读者的口味差不多我也最喜欢《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三部曲。他的作品和爱伦·坡一样也是混合式的。同样写的都是探险旅行,有些作品是纯正的科幻,有些作品就是基本没有科幻性的纯冒险。按冈恩的观点,《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在彗星上》《世界主人》等都是纯正科幻,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另几部如《气球上的五星期》《环游地球80天》《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前传)却不归入科幻,算是冒险小说。当然凡尔纳在写作的当时,是不会给自己这次要写什么作品来个事先分类,再按条条框框去写的,所以会在同一系列中出现了科幻和非科幻并存。这也是那个时期尝试科幻的作家们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Science Fiction这个新名词于1851年诞生之后,凡尔纳是被人们以该词称呼其作品的第一人。所以在全球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创刊号卷首语中,雨果所提到的三位科幻作家代表,凡尔纳就列在第一个。他的科幻小说在30多年后深深打动了当时远在中国的晚清知识分子们,梁启超和鲁迅都先后翻译过他的作品(这部分我会在后面中国科幻小说的篇章里再细说)。因此,儒勒·凡尔纳不但是全世界的第一位科幻小说家,也是进入中国的第一位科幻小说家

梁启超创办的杂志《新小说》封面,1902年,刊有《海底两万里》中译《海底旅行》

《从地球到月球》的中译《月界旅行》,鲁迅翻译,1904年

本章未完……

Submi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