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为期四天的一注考试,顺便参观了一下快要百年校庆的母校。累得很,说一下感受。
这次考试的题目和往年比似乎略有与时俱进,据说建筑设计科目里还有关于水立方表面材料的问题。一直觉得一注的制度,包括考试形式、题目类型,都不是很合理,一来是因为自己答不出,二是因为它牵涉到的实用常识,对于目前正处于设计前线的建筑师来说,已经有所偏颇和落伍。比如材料科仍大部分围绕一些老旧的几乎快被淘汰的材料打转,怎不提提现在常用玻璃的种类、涂料种类、保温做法,或者干挂板材的优劣?落伍的卷材、防水手段,再也不会应用,还考它作甚?而钢混基础的具体配筋、水泥养护时间、全国光气候区的划分,又关建筑师甚事?很多对于设计是无关痛痒、非根本性的问题,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大部分在实际工程中根本碰不到这种工作内容,即使碰到了,临时查资料也完全来得及。而另一些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内容,却较少考到。我想也许一注也应该像会考政治一样,多考点时事:新兴材料、流行技术、主流新作品——不过,那估计是难为出题者和题库了。
显然我有点酸葡萄心理,然事实上,一些即使九门皆过的注册建筑师,在现实工程中,不少人并不拥有把考试中牵涉到的常识应用到实际去的能力。注册建筑师代表的是责任,能够承担责任才能拥有资格。但目前至少有一批已成功注册了的年轻考试通过者们并不敢担保自己已经有能力承担签字敲章后相应而来的责任。因为在这里,职业资格考试正在被用文化考试的方式应试化着。所以其实我并不是嫌一注题目难,我是嫌它不够深,不够广,更不够和现实情况接轨。
从短短几年工作过程中也得出一些粗浅经验,我觉得目前方案-扩初阶段的设计师,碰到的问题大多落在规范(包括应时政策)、材料和构造的实现上。建筑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它是融合了技术、并需要技术来实现的艺术,它决不是仅凭一人喜好或者构思新奇就能问世的小众作品。对现时主流政策、材料、构造的生疏,轻则导致和甲方交流障碍,落于下风,重则直接导致方案的不可行,或者施工前后设计质量的滑坡。不少同行,只从效果出发,用什么材料和手段来实现则一问三不知,推说以后总能解决,等到施工才发现自己想要的效果根本做不出,这种现象或许可以被称为建筑设计的“科幻化”、“神话化”,总认为在关键时刻会有神人从天而降解决问题,却没想到自己才是承担“解决问题”这个义务的第一人。所以要成为真正的可以把握自己设计理念、把关设计质量的建筑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那么就更应该把考试中已经偏离现行主流的内容尽早剔除。
还有一个有趣之处。我的老板是注册制度刚实行的第一年就九门一次通过的一注建筑师,那时注册制度尚处于普及阶段,题目简单,管理宽松(我记得那时还有考生跑到学生教室里来借尺借笔呢),通过率高,很多人都如我老板一样一次通过。至于现在,早已转化为竞争性考试,每年初夏木板大潮涌向同济,蔚为壮观,而题目时难时偏,故意卡人,大概就是为了保持一个“合理”的通过率。然而既然是资格考试,又何来竞争机制,莫非就是因为中国人太多,所以即使行业资格都要来“竞争上岗”不成?
因为公司里有不少外国设计师,所以对部分国外的注册建筑师制度也有所了解。国外的注册制度比我们早,也比我们完善细致。
- 德国:每一个建筑师从建筑院校毕业后就自动默认为最低级别的“注册”资格,之后几年再根据其操作过几项真实项目(包括项目的内容、级别、规模、本人在项目中的位置),可上升至更高级别的注册资格——和实际项目紧密挂钩,有点像中国评职称。
- 美国:也有注册资格考试,但知识题更偏重于实际需要,设计题更偏重设计本身——和中国方式较类似,但内容上更实在点,硬性的知识点少一点,软性的主观题多一点,有点像建筑院校的考研。
- 澳洲:知识题为笔试,笔试通过之后还要到建筑师协会所在城市进行面试——听着有点吓人,不过其实很有必要。
以上几种,听起来都很合理有效,不过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在每年上万的建筑师递增人数、雨后春笋般的建筑速度、学历文凭工作经验无不可作假的社会现状下,似乎也没有一种方式可行。看来,说到底,中国的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还是一项适应国情下的无奈之举。考核人也无奈,考试人也无奈。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
mm你念建筑念对了,看问题这么有深度。有空帮我看看房子吧?:)
嘎嘎,少谦虚了,我觉着你们看问题都比我有深度我忙完校庆就帮你看拉
多谢多谢!:)
你是在澳洲学建筑的吗?我大学也想报建筑设计。很难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