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绿地的心理学 —— 浅析上海凯桥绿地设计

In 光帆集, 天湾集, 水镜城

原文刊于《山东建筑学院学刊》2004年3月号


都市绿地的心理学

——浅析上海凯桥绿地设计

摘要:结合上海市著名的凯桥绿地的设计手法,阐述当今城市公共绿地中环境心理学的典型应用。研究在都市绿地设计中如何适当地引入城市生态文化,如何使非天然的人工绿化和自然有机融合;并同时从选址、界面、空间以及保留历史记忆的设计手法来研究心理学与设计学的综合应用。各方面渗透贯彻了环境心理学的公共绿地设计才能物尽其用,成为真正的都市绿色之源。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环境设计 环境行为研究 城市公共绿地 城市生态文化

引言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并不属于心理学之下的领域,而应该说是在建筑学、都市计划学与心理学之间形成的交叉领域。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学、都市计划学以及心理学都有密切的关系,它一方面研究居住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和要求,从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来调整改善居住环境质量[1]。

在当代,多数人对城市环境的体验以追求丰富复杂为总体特征。即使是公园和绿地,也必须具备多样性的绿化和多层次的绿化公共空间,从这一方面来看,公共绿地如何能物尽其用,就要看它如何充分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来加以规划设计。

本文分析地处上海城市西部的凯桥绿地,虽然没有上海延中绿地的大气,但无论从规模、设计还是氛围来说,它都称得上是一块相当成功的邻家花园式的公共绿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它在整体和局部都贯彻渗透了环境心理学。

1.选址与边沿设计

公共绿地只有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参与其中时,它才是成功的公共空间。从这方面看,凯桥绿地无疑是成功的,各个时段都有许多人在此驻留。这一效果和几个因素有关。

1.1  选址正确

选址正确与否,决定了是否有人、有多少人会在此停留。凯桥绿地的整个地块大约为2,000平米,形状呈勺形的不规则四边形。凯旋路、昭化路、延安西路三面包围绿地,周边是居住区、商业区、公园区等不同类型区域,绿地隔轻轨往西就是中心城区的边界——内环线,因此这个不规则地块在城市区位上处于闹市的边缘地带(图1)。

在这个位置选址是明智的,一方面在居住与商业区域的围攻下,行人或业主都在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紧张,而凯桥绿地和天山公园呼应,共同成为各功能空间冲突的良好缓冲,另一方面这个位置使每天各个时段都有不同社群被吸引过来,完全成为整个社区的活动中心,对附近的人们充满魅力。

1.2  边沿设计灵活

边沿具有分割能力,但公共绿地的边沿不应造成两部分地区的分割和孤立,隔出一块“被遗忘的三角地”,那样就肢解了城市。公共绿地的连续性和可见性要求很高,因此尽管它的边沿是有力而肯定的,但也是可以穿透的[2]。

上图是绿地的各条边沿(图2-4)。绿地内部的绿化空间处理层次丰富,而每条边沿的处理也手法多变。延西路、凯旋路和昭化路属于不同等级的路,前两条路是繁忙喧闹的交通要道,双层交通空间和高层建筑群,对绿地所在区域有一定的压迫感,因此毗邻这两条路的西南角处做成开敞草坪,细节不多,使界面有后退包容感;而昭化路则是新开辟的小马路,安静且建筑层次较低,因此邻接这条路的边界则是草坡迭起,树木浓密,给安静乃至缺乏生气的小马路增添了浪漫情趣。

凯桥绿地的边沿是缝的组合而不是隔离的屏障,明确划分了两块地区但又保持了视觉联系。既划分又联合,把两部分以一种不肯定的关系联系起来。边沿的收放和高低变化反映出内部空间的丰富多彩,凯桥绿地从边沿界面上传达给人们的视觉信息是内部的多层次,它以本身的吸引力把居民和用户联系在一起。

2.空间的层叠与渗透

环境的设计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态,而心态则又和民族、地域、风俗息息相关。一览无余的非纪念性公共空间,在西方可能是人们集散休闲的好地方,而在中国,很难吸引人们驻留其中,因为中国传统处世崇尚含蓄,不愿曝露于空旷的空间里。

在为普通市民设计的凯桥绿地,我们看见,空间的组织采用了多种手法,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可谓“万顷之园难以紧凑,数亩之园难以宽绰。紧凑不觉其大,游无倦意,宽绰不觉局促,览之有物。故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3]”

2.1 多变的进入空间

凯桥绿地是开放式绿地,设有多个入口。位于延安西路的主入口(图5),以开阔的软性草地引向一条笔直大路,有台阶层层铺向绿地的重心——下沉式圆形广场;位于凯旋路的次入口1(图6),则用点式硬地绿化将路线引向以折廊、密林组成的收敛空间,和毗邻的下沉广场的开敞形成鲜明对比;位于凯旋路和昭化路的次入口2(图7)和3,以一条笔直穿越绿地的道路连接起来,许多居民和行人由此抄近路并在此停留休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有效的穿越空间。

2.2 多类型的景观空间

内部空间的收放自如,错落有致,由线与面的多种形态组合实现。

线——有三种道路:规则直线道路、规则曲线道路、自由曲线道路。这三种道路的有机结合(图8-10),在不同区域带给人们不同感受,使整个绿地的空间生动活泼。

面——空间有硬与软之分,软性的绿化空间有宽阔的草坪,和密不透风的曲径(图10);硬地铺就的硬空间中有开敞的规则广场(图11),和各种趣味横生的廊道小空间,这些小空间的四周以及向上这五个向度都与外界进行有限的渗透流动(图12、1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圆形广场的两侧,一侧是用墙与柱划分的硬质廊道(图14),另一侧是茂密的丛林绿坡,与圆形广场这个开敞空间一起,三种类型的空间以硬与软的层叠,开与合的渗透而成功对比,组织出生动的大型公共空间。

2.3 多功能的使用空间

空间为人所用——这一点上凯桥绿地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景观空间鲜明对比,以其韵律和秩序使在其中聚散的人们感受到景观空间的迷人之处;而从功能上看,不同的铺地、色彩、围合性质等,造就了变化多端的空间,又提供了适合不同人群活动的不同区域,因此出于各种目的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能各得其所。这一点是其他许多公共绿地的欠缺之处。

开敞的广场适合老人早上健身,晚上则有更多的居民在此休闲,居民们的交流有了落脚点,弥补了因现代都市生活而产生的隔阂、冷漠;下沉式圆形广场经常作为露天剧场举行大中型社区聚会;宽阔的大草坪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倾斜的草坡让人可以随时坐下,和绿地的基础平面形成的高差又形成良好的视点;空间幽闭的廊道、树林等处,则是谈心,晨读的最佳场所。

3.历史痕迹的感知

历来的环境设计多半强调视觉因素,直到近年才开始重视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的关系。除了视觉外,听觉、嗅觉、触觉、动觉等感官知觉也极其重要,这些感觉可以极有效的和视觉相互配合,形成最佳组合,让其中的人们产生良好的全方位体验[4]。

所谓记忆就是一个活的生物体所具备的能够保存过去经历的痕迹并对其加以利用的能力。把一种记忆引入主观对象是一种反射,它把某种刺激和一种对应的感觉结合起来[5]。因此一个空间要延续原来的群体记忆,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感觉的群体反射信号。

3.1 历史痕迹的雕塑

作为城市的公共绿地,曾有一千多户居民从此地搬迁,这是凯桥绿地过去的记忆。如何保留原有的群体记忆,使之成为有某种特定意义的印象空间,而又不影响新空间的使用,凯桥绿地在这方面运用了简单但有效的办法:凯旋路次入口2的砖墙上,是一块巨大的以“梦”为标题的大理石雕,上面注明“本绿地共动迁居民一千二百五十七户,企事业单位一十二家”,并代表性地镶嵌了当年的29块门牌(图15)。在绿地的这一角落,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留下的痕迹,曾在这里生活多年的人们,会在此回首往事;从没来过这里的人们,也会对在这块土地上曾经上演过的众生百态有了模糊的想象。正是这种模糊,使我们与过去拉开了应有的距离,使我们清晰地辨别出梦与现实的区别。

3.2 历史记忆的感知

除了上面所说的明显的纪念性雕塑之外,利用环境心理学中的综合性感知理论,凯桥绿地在不经意处也用了隐晦的手法从各个感官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比如全地通篇使用色彩泛旧的砖墙,木制顶棚,木制地板等。位于下沉广场西侧的弧形廊道(图16),采用了半边砖墙围合,木地板铺地,这是个很好的感官记忆体系。所用地板是陈旧的木地板,它和鞋跟的弹性触感以及发出的回声,完全和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的地板一模一样。对于拥有相同经历的人们,这一区域是个怀旧的好地方,而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们,也可以感受不同质地空间传达的丰富信息。

4. 细腻的细节处理

绿地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在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程度的细化处理,是凯桥绿地的方式。面向延安西路、凯旋路的入口草坪,尺度较大,并没有细化,这是绿地对外界繁忙空间的一个舒缓界面,使行人不至于总紧绷神经,而内部则较细腻,细节很有特色:

比如在下沉广场西侧的这个木地板廊道处,半围合的砖墙从外面一直延伸进廊道(图17),墙上做了简单而有效的处理,长方形槽和粗线条灯具使沉闷的墙体具有了韵律感。这样的处理并没把集中在地板和顶棚的注意力过度分散,使砖墙只作为背景退到了人们视线之后;而简洁的开槽使后面的绿化与此硬质空间自然渗透,方正粗糙的墙面和后方柔性繁茂的绿化形成了对比。

另外草坪的边缘处理,用小木桩做围护(图18),加上橙色的木制垃圾桶在绿色中点出一抹鲜亮的色彩,绿地的各个角落都注入了设计师的细腻情感,精致而又点到为止。

5.结语

凯桥绿地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缺乏水景,垃圾站不够隐蔽等。但尽管有些许缺陷,仍是瑕不掩瑜,凯桥绿地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都市公共绿化空间。从凯桥绿地中所应用的一部分环境心理学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良好的效果可以看出,环境心理学对于建筑、城市空间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都不可回避,也不会过时。在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严重关注的当代,如何提高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是环境——行为研究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 常怀生. 建筑环境心理学述略[J]. 建筑师, 1985, 22(3): 43-47
[2] [美]凯文·林奇. 城市的印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58
[3] 陈从周. 说园[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4. 29-30
[4] 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14-17
[5] 埃里克·坎德尔. 有关记忆奥秘的新发现[J]. 科学世界, 2002, 2: 41-44

— 2003.10.30 于 同济园


THE PSYCHOLOGY IN URBAN GREEN SPACES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KaiQiao Park in Shanghai

Summary: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famous green space in Shanghai – KaiQiao Park, the text will expatiate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the city public green spaces. The text researchs how to introduce the city ecological concept into the design of the park, how to unite the artificial green space with the nature; and also investigates the synthe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y and design by studying the design method of site selection, interface, space and history keeping. The text concludes that the public green space infiltr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ould make the best use of everything and really be a headstream of green in the city.

KeyWor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Urban Green Space; Public Green Space; City Ecological Culture

 

Submi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