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与生态哲理 ——从传统建筑看今昔

In 水镜城

由于科学的日益发达,人类终于发现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于是,人们在“生态”这个词被遗忘了数十年后,最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世界的视线中。

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的是,地球整体是个大生态系统,国外学者新提出的“盖娅假说”就这样强调:整个地球,连同在它之上生存的一切都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一般来说,人们所关注的都是类似氟里昂、水土流失、工业污染、南极冰盖融化之类直接引起生态恶化的问题。其实这世界上一切都像蜘蛛网一样互相关联,这些众所周知的恶化因素中,从根本上找源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类建筑的不当设计所引起的。建筑大量用木材引起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建筑为追求美观不顾热工和朝向使空调应用激增导致温室效应和能量巨耗……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社会、建筑、人,这才是更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观念。而现代建筑要弥补这一缺陷,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建筑技术对生态的关注以及技术本身的发展。

双刃剑之侧

科学是把双刃剑。而依赖于科学发展的建筑技术也是把双刃剑。

在科学尚不发达,人类尚无法干预气候时,人类在建筑本体上采取各种手段,以自然的方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可以说,传统的民居建筑都有各自顺应生态哲理的技术。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它必然无法适应人类的生存需要,必然很早就被淘汰。

在现代生态建筑学中,环境是最重要的元素。所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环境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性,内容的广阔性和形式的无比复杂多样性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在建筑上,环境的含义不仅包括大气、水土、动植物等显形环境,还包括隐形环境,比如光、声、电、磁、色彩的关系等因素,更应当包括诸如制度、风俗、文化传统、科技条件等非自然因素。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不可能孤立地起作用。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直接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休戚相关,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即使受到外来干扰,也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有的稳定状态。另一方面,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从而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微妙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在这一方面,古代的人类尽管无法在理论上做出精确深刻的解释,但日积月累的经验仍使他们在以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来调节小气候,使居住环境花最小代价取得最大的协调。

但科技发达后,人类可以用科技手段来改善生活,当建筑技术发展到可以用来干预自己的居住小环境时,其负面影响也出现了。由于二战后世界人口空前膨胀,工业急剧增长,城市迅速扩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冰箱的氟里昂污染致使臭氧层被破坏。在建筑上则表现为纯粹追求美观不顾热工效应的应用大面积玻璃,和任意设计朝向,这正是因为有空调和人工采光可以调节一切的观点存在。但是,反自然的技术不可能真正解决有关自然的问题,而只能把问题积累下来,到某一天总爆发。我们生活在双刃剑锋之侧,不能贪图一时,因为剑锋总有一天将要划向另一边。

风水中的技术思维

古代建筑技术在设计上的体现应用总是以当时的宇宙观为依据。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础以阴阳风水五行为代表。五行之说可以理解为:“金”犹如人的生活空间;“木”犹如绿化植物;“水”是植物生长的源泉;“火”犹如太阳的能量;“土”则是一切生态生命的根。五行表达了人与生态与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古代哲人对于环境的生态本质,曾达到相当深刻的认识,最著名的就是道教的阴阳太极图。古人认为阴阳互补,虚实并存,不断运动的思想是极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其设计所遵循的原理就是“风水”。

古代的风水学,又称阴阳学,起于八卦,源出易经,其原理广博,不外乎时间与空间。时间是主观条件,空间是客观条件,阴阳代表对自然界万物的概括。阳面表示光明、温暖、正面、男性等,与天相关。阴面表示黑暗、冷、反面、女性等,与地相关。阴阳图中的两个圆点,象征各自的势力达到极限时,相互包含着对立面的种子,阴阳图表现自然界的循环运动,这个基本思想构成中国各个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其中包括生态与建筑的关系。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矿物和水,碳化物,从阳光中吸取养分和肥料、再回到阳光和空气之中还原到大自然中去,如此循环往复,同时绿色植物还保护着土壤的流失。

“风水”是什么?风是由于地理条件不同引起接受太阳能后产生的不同温度的温差而引导的气流移动,大陆风,海洋风,信风等都会借助于传统的认识心理而给居住模式产生影响。而水体则是水在地形、雨量的协同作用下而产生的渗透、流动与汇集的动向,又反过来影响地形所形成的综合体。风水学中最讲究的是寻找藏风聚气之处,认为藏风聚气的典型模式一般是三面环山,面对水面,地势北高南低,背阴向阳。有许多人认为风水迷信,因为它在解释这种模式时运用了许多蛊惑人心的迷信词汇,例如“左青龙,右白虎”、“面南背北是帝王之相”等,但其实这种居住模式中却包含了深刻的生态学原理,是古代人民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当时的人无法解释其原因,但能总结其现象,因此只能归结于超自然的理论体系。

以三面环山来举例,由人体的生理机能可以探知,人体的舒适感涉及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对天空的长波辐射,空气湿度和温度,风雨雪等。如果是三面环山,则为该地区提供了安全和庇护感,也易于形成小气候,在无风时热损耗小,相对年积温就大;地势北高南低,面南背北,则冬天挡住西北风,夏天充分利用东南风,建筑向阳不仅提供好的自然日照,还有好的自然采光。而居于水边也同样有深刻的生态哲理。生物对水的依赖众所周知,远古时代的几大文明发源地无不是在大河边,这不仅仅因为人类对水的依赖,还包括洪水泛滥后导致冲积平原的水土肥沃的因素。而在民居中,水的模式也有不同,并非有水就好,居处要居于水的内弯才是吉相,如果是水的外弯则为大凶。这听起来是迷信说法,其实不然,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只有在水的内弯才能有比较稳固和肥沃的水土,才能定居,在水的外弯处经常会有泛滥的危险,因此根本无法定居。所谓“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总结的这种阳宅模式与生态法则的默契是值得今天去学习的。

各民族的生态建筑技术

每个民族的传统建筑所遵循的不成文法则和应用的技术都有其隐含的生态哲理,中外皆然。比如北极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巴布亚人筑在树上的树舍,傣族的竹楼,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北方讲究“向阳门第”,南方则喜欢“阴凉通风”,因为古人没有调节气候的能力,所以只能从建筑本体和技术上因地制宜,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古人积累的经验和成就令人惊讶,更值得我们现代人类学习。

吐鲁番位于乌鲁木齐以东的陷落盆地中,以水、土、葡萄架、动物和家禽组成了和谐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葡萄架是每家每户起居生活中的基本部分,成为吐鲁番民居的基本特色之一。当地居民为了防范夏季的高温气候,在庭院里广泛种植葡萄,形成天棚,白天葡萄架提供阴影可避免强烈的日晒,厚厚的葡萄枝叶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而墙壁上的葡萄藤也起吸热和通风的作用。葡萄架住宅犹如一个天井,促进围合房间的空气流通,起到了空调的作用。尤其在酷暑时期,葡萄架在院落中促进气流的三个循环,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第一个循环是夜晚的冷空气下降到院落中充满周围的房间,墙、楼板、柱子等都吸收了夜晚的凉爽,葡萄藤下的院子把白天的热量都散发到空中;第二个循环是中午的高日照,这时外面的温度很高,夜晚的凉气则上升,厚土墙阻挡了凉热空气的对流,葡萄藤的枝叶有助于反射太阳的辐射。这个过程可延续到晚上不至于使40度高温影响室内;第三个循环是午后,庭院和室内仍被温暖的气流所笼罩,凉空气已消失,但密集的围合院落所形成的大片阴影覆盖着居民区,此时太阳西下,空气的温度迅速下降,重新开始第一循环。在这三个循环中,葡萄藤叶的蒸发也改变了空气的湿度。类似的还有希腊的山托里尼岛上被称为“生态气候效应的民居”。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也是当地居民生态意识的体现。它的物理环境特征就是温室效应,即冬暖夏凉,以此来节约能量。窑洞是在土中,土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能。夏季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是由于土体吸收了室内的热量。冬季窑洞的内表面温度则高于室外气温,是由于土体向室内散发了热量。这样两者的温差几乎能达到8-10度。

傣族所处的周围环境是湿度大,气候闷热,于是人们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建筑主材料。竹楼就是傣族的特色建筑,它通过底部架空来避免地上过重的湿气上升影响楼内的生活,开敞的空间又极为通风散热,空气自然流通,而竹子的本质属阴,这样傣族人以他们的生态哲理解决了气候对他们的影响的问题。

古埃及的民居则和中国完全不同,中国崇尚的是向阳背阴,最好的朝向是朝南,但古埃及正相反,他们的民居多用石头,十分厚重,主朝向是朝北,因为当地气候炎热,因此朝北以背阴,用厚重的墙体来抵挡室外的热空气入侵室内。

从上述的各个例子可以看出拥有生态机能的技术在获得生态建筑上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现更大程度地仰赖于材料、节点、设备等建筑技术的合理设计。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成就,用现代的生态技术来完善我们的建筑。综观建筑发生重大发展的这百多年来,每一次建筑技术的大突破就会引发建筑设计的新走向。那么,毫无疑问,包含生态机能的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将为我们最终带来新时代的生态建筑。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不能只顾这一代的生活,而把由自身带来的一堆问题留给下几代解决。现在几十年前的恶果渐渐浮出水面,国外建筑界已开始注重节能,相关技术在节能设计上占极大比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很突出,如重新重视设计中恢复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能源、原始材料的运用等,特别是节能建筑、太阳房、地下建筑等的不断实践成功都很值得借鉴。归根结底,建筑技术的发展应是我们逐渐理解自然的过程而并非单纯抵抗自然的过程。不要因为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就因此放弃了我们对自然和生态的敬畏,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用发展的技术来体现我们与自然生态的互相理解。

参考书目

《未来世纪是生态建筑学时代》
《覆土建筑和生态建筑》
《生态和建筑技术》
《房屋性质和宇宙性质》

—— 2002.6.16 于 同济园

 

Submit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